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应用技术 提交时间: 2025-01-11
摘要: 随着“躺平”现象在社会中的广泛传播,其对个体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影响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采用词典分析与面板数据建模方法,基于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新浪微博数据,构建躺平词典并量化分析躺平程度,进而探讨其对自杀风险、生活满意度及心理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躺平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对生活满意度、心理幸福感有负向预测作用,对自杀风险多个子维度有正向预测作用。这表明躺平并非积极应对方式,它会削弱个体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幸福感,增加自杀风险。本研究为理解躺平现象及其心理影响提供了新视角和实证证据,有助于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及时了解并应对“躺平”现象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9-05-10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针对大数据聚类算法计算效率与聚类性能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与MapReduce的大数据聚类算法。将灰狼优化算法与人工蜂群算法结合,同时提高人工蜂群算法的搜索能力与开发能力。该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聚类处理的性能。采用混沌映射与反向学习作为ABC种群的初始化策略,提高搜索的解质量。将聚类算法基于Hadoop的MapReduce编程模型实现,通过最小化类内距离的平方之和,实现对大数据的聚类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提高了大数据集的聚类质量,同时加快了聚类速度。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9-04-01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为了解决现有哈希算法的中心点不确性和离散编码的表达有限的问题,提出迭代自组织哈希算法(iterative self-organizing hashing,ISOH)。该算法采用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量化空间,以提高近邻检索准确率;在聚类中心初始化方面,使用最远平均距离方法选择初始聚类中心,避免初始聚类中心的随机性;为解决固定编码长度所表示的二值编码种类有限的问题,提出建立多重编码机制;在时间复杂度方面,ISOH算法采用乘积空间,以较低的代价得到更长的编码。实验结果表明,在SIFT、GIST和CIFAR10数据集上与K均值哈希和可扩展图哈希等具体化哈希算法相比,ISOH算法能有效提高近邻检索的准确率。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11-29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日益增加,停车难愈发成为城市的通病,但当上班地点停车场大排长龙时,周边居住区车位却大量处于空闲状态,车位资源却得不到合理利用。而现有的共享停车方法由于其随机性实施难度较大,为减少其随机性,降低共享停车的实施难度以及减少车位资源的浪费,基于毗邻办公楼与居住区的通勤团体之间出行时间具有的天然互补性,提出数据驱动的一对一的配对共享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车场车辆进出记录数据对问题进行求解,分析进出口数据,得到关于居住区车位的空闲时长特征与办公楼车辆的使用时长特征,进而根据时长最大化的匹配方法得到配对车位与车辆。针对选取的停车场进行实验,完全匹配的车位占比37.66%,所有匹配车位利用率平均提高15.24%,其中最大提高57.84%。结果表明配对共享具有较大可行性。